俳句, haiku, 和『漢俳』

「行者按:此乃舊文,曾在新浪博客發表,今不存。最近在『風雨驛』尋得備份,略改幾字,重新發於此和大家分享。」

「俳句, haiku, 和『漢俳』 – 兼說行者唯一的一首漢俳」

前些日, 在一英文雜誌上讀到一則「讀編往來」。

原來該雜誌曾引一首英譯的松尾芭蕉(Matsuo Bashō, 1644–1694)作品【1】,但編輯時少了一個字,Frog。

記得有一位自稱是日裔的美國人寫信給編輯,指出了這個錯誤,並說這首haiku【2】著名得無人不知。

haiku就是日本俳句。

俳句由五-七-五三行十七個日文音位【3】組成(不一定押韻),而且俳句中必定要有一個且只能有一個季語(也稱「季題」)。

所謂「季語」,是指用以表示春夏秋冬(自然的)及年節(社會的)的「季節用語」【4】。

俳句用極短小的形式表現作者剎那間的感受。講究的是形式雖短小而餘韻卻無窮。指出一點,或打開一線,其餘讓讀者自己去體會。

有時,人們會認為它有些象「禪宗-Zen【5】的一些哲理」,因為禪宗強調透過個體的直覺體驗來達到「頓悟」。

無數人喜歡這種感覺。

上個世紀初葉,俳句的影響到達中國,後來更出現了所謂的「漢俳」-用漢語寫的遵循一定規矩的「俳句」。

簡單地講,漢俳就是改俳句的十七音為十七字,一般分自由體和格律體兩種格式。

自由體沒有任何平仄和押韻的規定,類似「新詩」;但格律體則規定需要考慮平仄和押韻,類似「詞」。

無論是自由體還是格律體,都要像日本俳句一樣含有「季語」。

例如,曾翻譯那首「古池や蛙」的翻譯家林林,也是一個漢俳專家,曾有一漢俳:

花色滿天春

但願剪來一片雲

裁作錦衣裙

當時,行者看到老先生的這首漢俳,曾試著做過一首(即「學寫漢俳」),也是迄今為止唯一的一首:

春尾對飛花

天邊落日挽彩霞

揮剪破袈裟

試圖捕捉「那一瞬間」- 那一瞬間又是什麼呢?

(完)

題後的話:這時,有朋友送一英文版的haiku – Snatch a Quiet Moment,問能否試著翻譯一下。

On war-burned West Bank

I squat-ted in a shell pit

Watch-ing ants mi-grate

以下是我的漢俳(5-7-5格式,用律句,且後兩句押平韻)翻譯:

戰火焚西岸

唯我屈膝入彈坑

靜看蟻求生

註釋

【1】松尾芭蕉徘句「古池や蛙飞び込む水の音」的英文版本並没按十七音節(syllable)翻译:

An an-cient pond

A frog jumps in

The splash of wa-ter 

這首徘句的漢語翻譯(林林譯,也没按十七音節)是:

寂寞里,古池塘 

青蛙跳入水声响 

【2】haiku(徘句)- A Japanese lyric verse form having three unrhymed lines of five, seven, and five s, traditionally invoking an aspect of nature or the seasons (AHD).

【3】一般通稱「日文字母」,行者這裡用「音位」(mora,類似syllable/音節)-日文里的一个「漢字」有時是占多個字母位置的,例如「長流(ちょうりゅう)」則算四个音位。

【4】在季語中,還可有「雨」「雪」等表現氣候的用語,以及象「櫻花」「蟬」等動植物名稱。據說這些「季语」通常滲透着「日本人对于幼小時代或故鄉的一種懷念眷戀之情」。

【5】Zen – A school of Mahayana Buddhism that asserts that enlightenment can be attained through meditation, self-contemplation, and intuition rather than through faith and devotion and that is practiced mainly in China, Japan, Korea, and Vietnam. Also called Zen Buddhism – Japanese zen, from Chinese (Mandarin) chán (AHD).

Leave a Reply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*

error: Content is protected !!